时间:2023-05-15 01:16:45 | 浏览:75
4月16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以及飞船集成系统在位于得克萨斯州的一处发射基地等待升空。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也翻译为“星舟”)以及飞船集成系统20日进行了首次试验发射。火箭升空不久后爆炸,飞船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星舰”是迄今全球体积最大、推力最强的运载火箭。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工程师埃隆·马斯克表示,在载人发射之前,“星舰”有许多里程碑需要跨越。
官方有解释
因发动机故障和失去高度而被主动自毁
美国中部时间20日8时33分(北京时间21时33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确认“星舰”从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研发、测试和发射基地升空。几分钟后,火箭爆炸。目前爆炸原因尚未公布。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社交媒体上说,火箭一、二级分离前,“星舰”经历了“意外快速解体”。任务团队将评估相关数据,为下一次飞行测试继续努力。当天的试验有助于提高“星舰”的可靠性。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工程师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从试验发射中学到了很多,有助于几个月后的下一次尝试。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4月21日报道,“星舰”发射失败原因已公布,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通报称,“星舰”发射后不久,因发动机故障和失去高度而被主动自毁。
曾推迟试飞
首次试验发射原计划于4月17日进行
“星舰”火箭以及飞船集成系统的首次试验发射原计划于4月17日进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4月14日批准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进行“星舰”火箭试验发射的请求。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随即宣布,“星舰”最快将于17日进行首次试验发射。但在距离17日的计划发射时间不到10分钟的时候,工程师们发现火箭一级推进器的一个加压阀存在问题,发射被迫取消。
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网站介绍,“星舰”重型运载火箭总高度约120米,技术上包括两部分:火箭的上面级“星舰”飞船船舱和火箭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星舰”属于可回收火箭,比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现有的“猎鹰9”和“猎鹰重型”运载火箭更大。其设计目标是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和火星等。“星舰”可将超过100吨载荷送入地球轨道。
聚焦
耗资30亿美元“听了个响”?“星舰”任重道远
“星舰”是迄今全球体积最大、推力最强的运载火箭,此次轨道首飞吸引广泛关注。这艘巨型运载火箭项目离成功还有多远?马斯克表示,在载人发射之前,“星舰”有许多里程碑需要跨越。
可回收、重复使用的运输系统
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网站介绍,“星舰”重型运载火箭总高度约120米,直径约9米,由两部分组成:底部的高约69米、配备33台“猛禽”发动机的火箭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以及顶部的高约50米、可重复利用的“星舰”飞船船舱。当天发射前,“星舰”装载了约4536吨火箭推进剂。
“星舰”耗资30亿美元(约合200亿元人民币),是可回收、重复使用的运输系统,比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现有的“猎鹰9”和“猎鹰重型”运载火箭更大。其设计目标是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和火星等。“星舰”可将超过100吨载荷送入地球轨道。
马斯克曾表示,开展载人任务前,“星舰”将执行数百次卫星发射任务,将卫星送至近地轨道,验证“星舰”各系统顺利工作。一旦相关试验成功,马斯克的目标是每年生产100艘“星舰”,在10年内建造1000艘,最终达到可将人类运送至火星的目标。
美国新登月计划加速重型火箭研发
美国最新登月计划加速了重型火箭研发。去年11月16日,美国航天局研发的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完成不载人首飞,成功将“猎户座”飞船送往月球轨道。“星舰”比“太空发射系统”体形更大、推力更强,具有较大潜力。
2021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从美国航天局获得近30亿美元大单,建造商业载人月球着陆器,将美国宇航员送至月球表面。
美国航天局局长比尔·纳尔逊表示,期待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从这次测试中所学到的内容以及进行下一次飞行测试。但根据美国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物理学家的说法,“星舰”火箭在任务失败前的飞行最大高度仅为39公里,距离国际公认的太空边界100公里还差得很远。
发射事关马斯克的“火星梦”
为何这次发射关注度如此之高?那是因为,众所周知,马斯克有个“火星梦”。
马斯克在2001年提出了火星绿洲计划,并在之后多年的数个场合里,坚定不移地宣扬这一理念,声称自己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火星定居——承载这份梦想的,就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他的大火箭。
更重要的是,“星舰”是可重复使用的。如果它真能像马斯克所设想的那样,将船员和货物运送到地球轨道,帮人们前往月球、火星以及更远的地方,那么火箭在返回陆地后,还能翻新并进行另一次飞行。
在17日发射当天,就有几位美国的天文学家发推表示,天体物理学任务的构建方式一直受到发射器能力的严格掣肘,在20年里都没发生过实质性变化。因此,一旦这次星舰发射成功,将从本质上改变天体物理学任务的构建方式,极大增强人类的太空能力。
追问
爆炸还是“快速的计划外拆卸”?
“星舰”是多级火箭,也就是会以堆叠分节的方式将一节装载在数节之上,在发射中会逐渐抛弃烧完推进剂的分节,进而使得剩余分节的推力能更轻易地加速火箭至最终速度与高度。
而很显然,这是一次由于阶段分离错误所导致的爆炸。对此,很快就有眼尖的网友发现了盲点:爆炸的原因,是不是火箭貌似有6个引擎坏了?
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则表示,“星舰”在多级分离前进行了一次“快速的计划外拆卸”,团队将继续审查数据并努力进行下一次飞行测试。而这次测试也将帮助学到更多东西。
在最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留言:祝贺整个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团队完成了激动人心的“星舰”首次综合飞行测试!
事实上,“星舰”的第一次试飞就出了不少岔子。17日当晚,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开了官方直播,当距离点火还有40秒左右时,倒计时却突然暂停了。对此,马斯克表示,工程师们尝试排除助推器内的压力问题,其中一个阀门似乎遭到冻结。最终,由于问题未能及时解决,发射便遭到了推迟。
马斯克在发射前就预测,这次发射成功的概率只有50%,还幽默地表示,鉴于这是第一次发射,所以只要没把发射台炸了,就算是成功。
为什么马斯克的火箭经常爆炸?
其实,爆炸也是马斯克的火箭“老传统”了。
2002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一间仓库中诞生。2006年,公司的第一枚火箭“猎鹰1”首次发射,在25秒后失火坠机;2007年,“猎鹰1”在升空5分钟后失控解体,最后爆炸;2008年,“猎鹰1”升空后在箭体分离时相撞,火箭最终在进入轨道之前就发生坠落;2015年,马斯克前4次发射“猎鹰9”都以失败告终,直到12月,“猎鹰9”才首次成功着陆回收……
可以说,最初三次火箭爆炸差点导致新生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破产,而随后而来的各种原因百出的失败经历,甚至一度让大众将马斯克家火箭发射的焦点集中在了“这次还会不会爆炸”上。就连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自己都曾在2017年用各种火箭失败爆炸的瞬间做了个集锦视频,并取名“如何失败发射着陆轨道火箭助推器”——
当然,也有与失败交错的成功案例。比如,在经历过2006、2007、2008年的前三次发射失败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2008年9月28日又进行了第四次发射并顺利回收,而这不仅达成了“史上第一个由私人公司开发并实现入轨的液体燃料火箭”的成就,也因此在当年年底得到了一份来自NASA的价值16亿美元的商业合同。
总之,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梦虽然一路坎坷,但在途中,也逐渐拥有了首次商业载人、全球最大卫星运营商等名头,成为了当前业内唯一能做到火箭回收与复用的公司,直到今天,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已经成为业内公认最强的商业航天公司。
然而“星舰”首飞爆炸最终还是没能让马斯克的“火星梦”更进一步。
整合:史明磊
采写:南都记者 杨博雯 综合新华社 中新闻 环球网
图源:新华社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网站
懂车帝:特斯拉员工分享车主隐私,马斯克也曾遭偷窥!特斯拉员工分享车主隐私。近日再次发酵。有媒体报道,特斯拉前员工表示:2019至2022年间,有特斯拉员工通过内部消息系统,私下分享客户车载摄像头记录的视频和图像。马斯克本人也Gran,马斯克
看来,即便你是全球最富有的人,最牛掰太空公司SpaceX的首席执行官,即便你买下了Twitter,成为呼风唤雨、一呼百应、山呼海应的网络大咖,但你在自家的平台上发文,也仍然得“先审后发”。是的,你没看错,就连马斯克也逃不过这一可怕的“魔咒”
在马斯克以440亿美元正式收购推特后,推特可以说是负面新闻不断,整体运转也在逐渐走低,马斯克也是寻求各种方法来让推特度过该时期,其中一条就是削减运营的成本。马斯克也想到了不少方法,包括由于12月初推特清洁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后将其解雇,引起
三言科技5月7日消息,5月7日,在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CEO沃伦·巴菲特评价马斯克称,马斯克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企业家,他有很多的梦想。他如果没有去做一些超越极限的事情,他不会取得今天的这些成绩。此外,有观众提问称巴菲特是
前言众所周知埃隆·马斯克是特斯拉创始人,名下涉及的企业更是数不胜数,也是全球首富!马斯克为何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小伙子坐到世界首富的位置?这和他背后的女人也就是他的母亲:梅耶·马斯克息息相关!梅耶·马斯克梅耶·马斯克是世界首富马斯克的母亲,她
文:懂车帝原创 邢秋鸿[懂车帝原创 行业] 4月8日,据彭博社报道,马斯克将于周六(4月8日)起访问中国,并可能在上海的特斯拉工厂停留。马斯克此行将会同朱晓彤一起,4月朱晓彤被任命为特斯拉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马斯克本周末访问中国特斯拉目前并
文:懂车帝原创 彩丽美[懂车帝原创 行业] 特斯拉车载摄像头是否会泄露车内乘员的隐私?成为近期热议的焦点。日前,据外媒报道,有9名特斯拉前员工透露,在2019年至2022年期间,特斯拉员工通过内部消息系统私下分享了一些车内车载摄像头记录的隐
以下为4月14日(星期四)财经市场需要了解的5件大事:1.马斯克要收购Twitter!根据周四公布的监管文件,特斯拉(NASDAQ:TSLA)首席执行官马斯克(Elon Musk)提出以每股54.20美元的价格收购Twitter (NYSE
每经编辑:杜宇4月8日,特斯拉CEO马斯克针对特斯拉降价发表回应。马斯克表示,降价的原因不是大家对特斯拉没有需求,而是大家没钱负担不起,只有把车价降下来,才是真正的满足需求。“许多富裕的批评家不明白大规模需求受到负担能力的限制。我们的产品有
每经记者:蔡鼎 每经编辑:何小桃,盖源源北京时间今日(3月23日)凌晨2时,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下称FOMC)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4.75%~5.00%,符合市场预期。这是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的连续第九次加息,也是连续
马斯克 (Elon Musk) 与妻子妲露拉•莱莉 (Talulah Riley) 于上周六体验了一次机翼行走 (Wing Walk),并将照片发布到了社交媒体 Instagram 上面 (如图)。马斯克显然对如此惊险刺激的活动毫不担心,他
欧阳修曾经说过:“视其喜好,可知其人焉”。这话倒是没错,喜好本身与一个人内心的梦想、目标往往相关。比如说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那就是一个从软件发家,由汽车成名的人物,而他骨子里不仅仅热衷于智能开发,更是对汽车着迷不已。从马首富的人生发展轨迹
文:懂车帝原创 高帅鹏[懂车帝原创 产品] 虽然只有28岁,但1999年的马斯克看起来已经有些谢顶的趋势,但这无伤大雅,毕竟他已成为超越大部分同龄人的“成功人士”,并在这一年喜提了超跑——迈凯伦F1。买房还是买车?28岁的马斯克选择了后者马
众所周知,电动化、智能化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在这种大趋势下,电动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制造企业的竞争焦点。而在这场电动汽车大战中,国产阵营中的比亚迪无疑算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作为全球最大、最早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过去一段时间里销量
来源:这里是美国话说,从昨天起,推特上外国网友开始热议一个十分辣眼睛的话题:就是马斯克和比尔·盖茨的恋情...这是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一切都要从马斯克的两条推文讲起...昨天,特斯拉CEO马斯克突然在推特发文并置顶了这样一则推文:(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