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10:12:28 | 浏览:375
文 | 吴飞(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3月底,美国生命未来研究所网站上张贴了一封公开信,认为当前人工智能研究未能正视阿西洛马人工智能原则,呼吁所有人工智能实验室暂停研发比GPT-4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至少6个月。这一公开信获得了埃隆·马斯克、苹果联合创办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等2800多人的签名支持。
这封公开信提出了如下4个令人深刻思考的问题:是否应该让机器用宣传和谎言充斥我们的信息渠道、是否应该自动化所有工作、是否应该发展最终可能超过并取代我们的非人类思维、是否应该冒险失去对文明的控制。
在这4个问题中,机器通过机械匹配所合成的非事实内容已经出现,另外3个问题离我们还很久远。从长远来看,应该肯定这封公开信所作出的思考,但是不应该对这封信断章取义。
人工智能在赋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伦理学讨论是人类与自身发明的一种产品在社会中所构成的关联。人工智能具有技术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人与机、机与机以及人机共融所形成的社会形态应遵守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
1942年,科幻小说作家阿西莫夫在小说《环舞》中首次提出了3条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使人类受到伤害;在不违背第一定律前提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在不违背第一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后来,阿西莫夫又加入了一条新定律:第零定律,即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整体,或因不作为使人类整体受到伤害。
2017年1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西洛马举行的Beneficial AI会议上,由生命未来研究所牵头、近千名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专家联合签署了阿西洛马人工智能23条原则,呼吁全世界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严格遵守这些原则,共同保障人类未来的伦理、利益和安全。阿西洛马人工智能原则是阿西莫夫定律的扩展版本。
这些定律和原则体现了将先进技术应用于人类社会要遵循准则这一良好愿望,但显然很难执行,因为机器人无法理解。
ChatGPT和GPT-4创新性整合大数据、大模型和大算力,按照“共生则关联”挖掘单词-单词或者视觉信息-文本单词之间的共生概率,辅以人类反馈信息,以机器智能通过统计关联完成了语言合成、图像绘制和内容推荐等任务,体现了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数据是燃料、模型是引擎、算力是加速器”的特点。
目前人们对ChatGPT以千亿级参数具备内容合成这一能力的涌现机理尚无法清楚了解,因此ChatGPT被称为现象级人工智能产品。
OpenAI首席科学家兼联合创始人伊利亚·苏茨科弗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预测能力是人工智能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能预测下一个单词就意味着GPT理解了自然语言内容。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先后通过键盘(文字输入)和鼠标(图形界面)与信息交互。ChatGPT的出现使人们可用自然语言与信息世界交互,人工智能这一使能能力第一次在聊天、虚拟助理、语言翻译和内容生成等方面助力每一名普通用户,成为像水和电一样的通用资源。
随着ChatGPT与不同领域App结合,并整合不同领域的实时数据,如旅行软件、购物软件、支付软件、在线订餐平台等,就演变为xGPT。未来人们不必再去下载和使用各种App与网站,互联网的统一入口由不同xGPT开启,每个人都可通过自然语言连接所需的互联网信息,极大改变了生活、生产和工作的生态。
一般而言,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如历史上有名的“红旗法案”。
19世纪汽车刚被发明出来时,不少人忧心忡忡,认为汽车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重重危险。因此,186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被称为“红旗法案”的《机动车法案》。法案规定,每辆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由3个人驾驶,并且速度不能超过6.4公里/小时。“红旗法案”使汽车工业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英国汽车发展史上留下了可悲的一页。
这种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负面感觉被称为“技术恐惧”。
人类总是习惯于线性思维,这很容易出现认知偏差。其中最常见的认知偏差是对技术近期与远期影响的判断出现不对称性。这个关系被美国科学家罗伊·阿玛拉发现,并形成了所谓的阿玛拉法则,即短期内人们倾向于高估技术的影响,长期则会低估技术的影响。
ChatGPT的出现将使人类社会诸多业务模式发生一次变革,同样为奇妙的“多样性”打开了一扇窗户。按下GPT暂停键应视为对人工智能长远健康发展的一次深思,而不是一次具体行为。
美国数学家和哲学家诺伯特·维纳在1950年出版了一本极具洞察力的著作《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希望人类在技术世界的环绕中更有尊严、更有人性,而不是相反。
机器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人类的作用就是在人和机器共处的社会中,不断用知识强化机器。我们需要用进化观点去看待这个过程,最大限度发展种种可能性,而不是陷入“人机相斗”和“人机相害”的臆想中。
作为精确刻画智能行为且通过机器实现智能行为的人类,是不可能被取代的。人类始终是人工智能高度、广度和深度的总开关与决定者,也是人和人造物的协调者。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警惕“人工智能等同于人类大脑”“人工智能奴役人类”的杞人忧天之举,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人工智能这一人类帮手,在“人机协同”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近期chatGPT异常火爆,仅仅用了60 天用户就直接破亿,这是何等可怕的速度!于是乎国内外大厂纷纷追随 AIGC 步伐, ChatGPT 引领 AI 在科技圈一路“狂飙”!由于涉及到太多的专业词汇,开始之前,先通俗易懂的解释这些词汇(图1
萧箫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真·开源GPT模型,终于来了。参数量级130亿,大小比肩最近Meta开放的LLaMA-13B,但从数据集、模型权重到计算优化训练,全部开源。最关键的是,可商用。没错,虽然就GPT-3而言,之
丰色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最强组合:HuggingFace+ChatGPT ——HuggingGPT,它来了!只要给定一个AI任务,例如“下面这张图片里有什么动物,每种有几只”。它就能帮你自动分析需要哪些AI模型,然
周鸿祎周鸿祎再次公开谈及自己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判断。3月25日,2023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三六零(601360.SH,下称“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以“人工智能与未来安全”为题发表主题演讲。演讲中,周鸿祎展示了AI绘图生成的自画像,以及
智东西编译 | ZeR0编辑 | 漠影智东西3月15日消息,今日凌晨,万众瞩目的大型多模态模型GPT-4正式发布!OpenAI发文称,GPT-4能接受图像和文本输入,输出文本内容,虽然在许多现实场景中的能力不如人类,但在各种专业和学术基准测
2023年3月30日,金融信息提供商彭博社发布了专为金融领域打造的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Bloomberg GPT。该模型依托彭博社的大量金融数据源,构建了一个3630亿个标签的数据集,支持金融行业内
中新网3月16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北京时间15日凌晨,OpenAI发布大型多模式模型GPT-4。OpenAI称,GPT-4在先进推理上超过了ChatGPT,是OpenAI努力扩展深度学习的最新里程碑。这个“里程碑”到底有哪些特点呢,
今天 OpenAI 宣布推出 ChatGPT 4,ChatGPT Plus 用户在今天就能体验到。OpenAI 称它是「最先进的系统,能生产更安全和更有用的回复」。和上一代相比,GPT-4 拥有了更广的知识面和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在创意、视
GPT可以说是2023最热门的话题,没有之一!到底什么是GPT? 为什么说GPT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什么是GPT?GPT 是 "Generative Pre-training Transformer" 的缩写,是一种基于Transformer
当我们还活在睡梦中时,人工智能ChatGPT横空问世,从连续回答问题、生成摘要、翻译文档,到信息分类、写代码、编剧本、做作业和写论文,ChatGPT几乎都能应对自如。两个月时间内,ChatGPT的月活用户已突破1亿,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
谷歌吃了大亏之后,这次一声不吭,放了大招:对标ChatGPT的Bard测试版,刚刚正式对外发布。而且这次用户在申请候补名单之后,无需经历漫长的等待时间。没错,量子位也已经拿到了测试资格!(中间只有不到5小时的间隔。)实测之后表示,Bard效
界面新闻记者|李京亚3月15日凌晨2点,OpenAI正式发布了升级后的GPT-4。GPT-4是一个多模态大模型,可以接受文本和图像形式的输入,能使用文本解析并回应这些查询。在ChatGPT Plus上,开发人员可以通过API构建应用程序和
#头条创作挑战赛#OpenAI 已迅速成为科技界最知名的公司之一。这家人工智能 (AI) 公司制作了逼真的图像生成器、3D 模型创建器,以及现在最著名的 ChatGPT。ChatGPT 有能力通过法律考试、撰写整篇长篇文章,甚至编写完整的网
智东西作者 | ZeR0编辑 | 漠影ChatGPT这把火,已经烧到了生命科学界。智东西3月30日报道,近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牵头创立的生命科学平台公司百图生科,正式对外发布其“生命科学版ChatGPT”——由生命科学大模型驱动的AI生成蛋
ChatGPT的热度还没过去,它的进阶版就来了。3月15日,距离AI(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亮相还不到4个月,它的开发商OpenAI又推出了新版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GPT-4。与基于GPT-3.5的ChatGPT相比,GPT